5月10日,由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牽頭完成的“超低揮發分超細含碳燃料清潔高效焚燒技術”順利通過技術成果鑒定。鑒定會由中國顆粒學會組織,鑒定委員會由來自高校、企業的9位領域權威專家學者組成,清華大學呂俊複院士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,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葛蔚研究員、哈爾濱工業大學别如山教授擔任副主任。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陳海生,所務委員、循環流化床實驗室主任朱治平,科技發展處副處長喬曉輝,以及項目團隊呂清剛研究員、任強強研究員等相關人員參加會議。會議由中國顆粒學會秘書長王體壯主持。
會上,陳海生代表項目完成單位緻辭歡迎。随後,任強強代表項目團隊向鑒定委員會做了項目工作報告、技術報告等,詳細彙報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過程、主要成果、經濟效益等情況。鑒定委員會專家聽取了彙報,詳細審查了相關鑒定資料,并與項目團隊進行了深入的質詢和讨論。鑒定委員會專家認爲,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一緻同意通過鑒定。
本成果面向流化床煤氣化産生的氣化細灰大規模處置需求,充分繼承了研究所在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上幾十年的技術積累,并針對超細燃料的流動、爐内傳熱,以及超低揮發分燃料的活化等新問題開展了系列技術攻關,并實現了多台純燃流化床氣化飛灰的工程應用,500噸/日焚燒爐焚燒效率達到99%。通過本技術,作爲固廢的氣化細粉灰得到資源化利用,産生高參數蒸汽發電,氮氧化物達到原始超低排放,對解決制約我國煤炭高效清潔低碳利用的關鍵一環,具有巨大推動意義。
由中科合肥煤氣化技術有限公司建設的林州鳳寶殘炭燃燒處置項目(以下簡稱 “林州鳳寶”)采用了“超低揮發分超細含碳燃料清潔高效焚燒技術”。該項目以一台75t/h(蒸汽産量)的循環流化床焚燒爐處置制氣工段産生的氣化飛灰,已于2022年投運,廠區整體能源效率與二次能源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,實現了能效最大化、零排放的目标。此外,林州鳳寶項目也是本次科技成果鑒定展示的工程案例之一。
林州鳳寶項目